混合运算教学反思

时间:2024-11-11 07:33:28
混合运算教学反思

混合运算教学反思

身为一名人民老师,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,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,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,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

本节课的开端,我采用了吴版的教学设计,没有出示书本例题,就是感觉单纯的算式太枯燥,而是结合书本第36页第五题,让学生依据“我们组比你们两组的总人数多6人”来列式,然后在算式“18+18×2+6”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添加小括号,改变它原来的运算顺序,学生列出了这样一些情况::(18+18)×2+6、18+18×(2+6)等,然后让学生依据原有的经验进行计算,大部分同学能正确计算,我把学生中一些错误的情况列举在黑板上,让他们自己找错误,效果比较好,从而明确了带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。

在课堂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组要有两种情况:一是计算方面的,二是解决实际问题,可能我要求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的要求高了些,但是学生的审题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。

本节课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,教学例题时,以学生熟悉的题材激发学习兴趣,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,在此期间,我仔细国了下面部分学生的情况,有这样几种错误:一、对于“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?”居然还有一些学生采用了加法和减法,可见,这几个同学的基础有多差;二、就如书本青椒卡通所列的算式,没有加中括号。据此,我让学生根据算式,分析没一步算式的意义,由此产生中括号,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。并且补充了第三十页的“你知道吗?”,学生通过阅读,拓宽了知识面。从课堂作业的情况来看,计算错误明显降低,但是,部分学生对列综合算是解决实际问题有困难,在后面的联系中,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。

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

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、小数混合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。在教学中,我力求突出两大方面的特点:

1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,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归纳出计算方法,并逐步得出结论。例如,教学时,我引导学生先分步列式计算,再列出综合算式,从而引入分数混合运算,并得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,这样学生就能顺理成章地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了。

2、注重分析问题的过程,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教学时,我没有注重指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,并运用线段图将这些数量关系表示出来。

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得失,有很多不足,同时也有很多困惑。 我在数学教学中,注重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,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、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,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。本节课我注重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乘法的问题,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,以及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等知识。学生因为有了牢固的旧知,把过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用到今天的学习中来,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,学生学习新知即可水到渠成。比如,分数连加、连减、加减混合运算中的“一次性通分,一次性计算”,这一特殊计算方法,对分数连乘、连除,乘除混合运算中的“一次性约分,一次性计算”,启发特别大。

我发现自己的教学也存在着很多不足。分别是:

课堂上,自己放得不够开,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偏少 比如,刚刚提出一个问题,我便会急着让学生回答,或宣布小组合作讨论等。这样就会造成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偏少,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。当学生不会回答时,我也会急着去暗示或公布答案,唯恐学生不会,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。我们必须认识到: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,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,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、解决新问题。包办代替、急于求成,都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。

混合运算教学反思3

教材说明

这一节教材主要教学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。教材先通过第72页例1,16×4+6×3,指出在这个式题中,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,即先算16×4和6×3,再把两个积相加。然后,通过例2教材进一步让学生思考:如果把例1中的“+”改成“-”,该怎样算?把“×”改成“÷”,该怎样算?引导学生举一反三,将刚刚掌握的运算方法,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。这样,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,又能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,节省教学时间,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要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式题脱式运算,就需要加强训练。教材在“做一做”和练习十九中安排了比较多的三步式题,并注意把新学的内容同过去学过的内容进行混合练习。此外,还安排了一些帮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的练习以及一些应用题,避免学生单一地做式题。

教学建议

1.这部分内容可用2课时进行教学。教学第72页上的内容,完成练习十九中的第1~9题。

2.学生在第四册中学习过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,有乘法(或除法)和加、减法,都要先算乘法(或除法)。本节的混合运算依然依据这一运算顺序的规定。在教学例1之前,可先让学生口算复习题。口算时,要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,先算什么后算什么。

3.教学例1时,先引导学生看一看题中有哪些运算。然后,教师可再联系复习题,使学生明确这一题依然是没有括号的式题,并且只有乘法和加法,所以还是先算乘法。接着可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计算,同时请一、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。一般来讲,大部分学生会这样做:

16×4+6×3

=64+6×3

=64+18

=82

教师再引导大家分析哪一步可以省略?两个乘法同时进行脱式计算,这是新知识。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明白,由于题目是求两个乘积的和,要算出两个积之后才能相加,所以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计算。

4.教学完例1以后,教师提问:如果将例1中的“+”改成“-”,该怎样算?并在例1的旁边写出算式:16×4-6×3,让学生思考解答。再分别将两个算式中的“×”都改成“÷”,一一写出算式让学生计算。最后,再引导学生对这四个算式进行比较,使学生明确什么时候可以同时脱式计算。

5.指导学生做“做一做”中的题目时,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计算步骤,再计算。

6.关于练习十九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。

第1题,如有必要,可先引导学生分析第1小题,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。

第6题,比较每组上下两题的结果后,可再出两组题让学生试一试,以加深印象。

第7题,是综合练习题。练习时,要提醒学生注意审题,明确运算顺序,还应着重强调要细心认真地计算。

第8、9题,都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。有的学生做这种应用题时,常常只解答出第一问,而把第二问漏掉。为此,做这两个题时,要强调把题读完后再做。

第10*题, ……此处隐藏3981个字……和加减混合中需要用竖式计算的方法。

在具体的教学中,我结合情景图例1,先按照运算顺序,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,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,怎样写就比较简便?简便在什么地方?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方便。在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中,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。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,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,整节课的效果很不错。在进行巩固练习时,我采用一贯的方法,让全班学生每人出一道题,内容可以是连加的、也可以是连减或加减混合的。然后全班一起计算,教师强调书写格式和进位、退位的计算。这样感觉学生计算自己出的题兴趣很高,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。 在本节课中发现不足的地方是学生在自己出题时考虑不是很周全,有的题最后的结果可能超出了100,这样就给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了难度。另外还有学生在计算的

过程中进位和退位容易出现错误,审题不是很清。需老师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这方面的指导,让学生认真审题,发现错误及时纠正。

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2

今天,带领学生们学习了新的知识——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计算,在上课之前对于课程设计,整节课的思路有了详细的设置。但讲课之后,发现自己存在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:

1.用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判断学生,我以为混合运算是比较简单的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。

2.在导入环节设计不太合理,我设置了一个第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和一个第二级运算的两步计算,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。可以换成二年级学过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更能衔接例题的教学。

3.在计算过程中,没有告诉学生,计算哪一步写出结果,不计算的话要抄下来,导致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少写。另外就是混合运算格式的要求还需要给学生强调。

4.三步混合运算尽量用三步计算,对于中间是加减号,两边是乘除号这一类算法,可以把两边同时计算出来,再相加减这种做法,刚开始学生会不容易理解,所以可以慢慢引导,不操之过急。

在教学中没有完美的艺术品,正是如此,才能让自己一步一步向前走,才能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。在今后的教学中,我会秉承初心,认真探索,努力学习,争取更大的进步!

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3

在本次教学中我力求做到:①注重培养估算意识。加强估算是新课程实施过程所提倡的。本 节课的估算对题意的进一步理解起到了关键作用,使得后面的思路不会发生太大的偏差,对 结果有一定的预测和检验。 因此在课本没有要求估算的情况下, 我也要求孩子们先进行估算, 并说出是如何估的。②借助画图解决问题。数学是思维的体操,如果单纯去记忆各种题型的 话,只会让学生感到力不从心,非 常疲惫。因此当新问题出现时,我并不急于让学生作出解答,而是先让学生估算,再让学生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图来分析题意,然后展示学生所作的线段图,并与学生一起交流作图的 过程与方法,最后列出算式解决问题。学生能正确画出图来,说明他们已能理解题目的数量 关系,也就无需老师过多的讲解,这也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。而且通过作图不仅能 帮助理解题意,还能帮助学生有效的探索了不同的算法。

③注意引导学生反思。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积累和反思的过程。因此在解决问题后,我 还注意组织学生讨论画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,帮助学生反思这一策略的价值。同时在 探究完新知后还安排一个环节“总结策略: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一个有关分数知识的实际问

题,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是怎样解决的其中有哪些比较好的解题策略,说说你的想法。 ”这 样让学生在反思中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模型,让他们知 道今后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借助哪些方法,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完成教学后,我发现 因为本课时内容较多,学生应用题解题掌握较好,但混合运算掌握效果并不理想,如果我在 明确教学目标时,只要求让学生完成一个教学目标,并在教学中反复加强练习,学生对知识 的理 解和掌握情况及应用效果会更好,从而能有效地突出教学重难点。从本节课让我感受到在今 后的教学中不要局限于教材的编排,这一点也就是说明作为一名教学第一线的教师,要学会 深入挖掘教材,灵活运用好教材,更好地为教学服务。

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4

在教学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》时,力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。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,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,让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,自然地得出其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。

首先,课堂上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中的购物的实例,列出算式,并明确应该先算什么,从实际例子中引导学生得出运算顺序,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,克服计算教学中的枯燥乏味的心理。

其次,课前我是以分类的一种问题情境,以引导学生回顾旧有的知识,不但有助于置学生于问题情境之中,而且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形成;并且在新知感受的环节 中,我仍是将例题以问题的形式呈现,让学生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进而认识问题,明确知识的要点,真正地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。

最后,在本 节课综合练习“计算接力赛”中,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,我想这样做,不但能改变以往部分“好”学生垄断课堂的局面,大大提高了学生全面参与的程度,而且 还将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,使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,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,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精神,同时也是促进其计算检查习 惯的养成。

但是,课堂上也出现了自己倍感欠缺的环节:没有很好地处理“新知感受”与“运用练习”两个环节的时间分配,导致练习量的不足,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

1、是对于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了解不够,反馈中的问题过多、过繁,还不够简练精辟;

2、是学生的基本的口算能力还比较差,使得课堂练习的节奏不快,影响下一环节的进行。看来,还得加强这方面的训练。

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5

按我原来的理解,混合运算的教学是很简单的。无非就是让学生明确运算顺序,学生照着既定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。但陆主任的一席话使我对教材的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。以“含有乘法和加、减法的混合运算”为例,談一谈我的一些思考:

一、重视情境的导入。

数学源于生活”。尽管运算顺序是一定的,但课堂上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----到文具店购买文具,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,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,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,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。情境的创设也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。

二、注意新知与旧知的矛盾冲突。

第一个问题的解决“乘加混合”学生还是习惯地从左往右,但第二个问题“乘减混合”显然不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,与学生原有的认识组织产生认知冲突。抓住这个时机的运算顺序的教学,使学生认识到先用乘法算出付出的2盒水彩笔的价钱,再用减法算出找回的钱,最后再总结出“算式中有乘法和加、减法,应先算乘法。”

三、灵活用好练习题。

“想想做做”第2题改错可根据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选取,问题从学生中来,让学生自己解决,学生既能纠正自己的错误,又能体验到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乐趣。<

《混合运算教学反思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